中年後,这50件东西要马上丢!把丢东西变成一种习惯,让人生清爽许多、好事发生

环顾你家,无法清爽的原因没有别的,就是东西太多。陈年的照片、陈年的书、陈年的衣服等,一年又一年地堆积下来。搬家时,听搬家公司的工作人员闲聊, 依他们的经验,往往只要多住一年就多一车,人口没变、空间没变,物品却会随着时间膨胀。

很多东西我们无法放手,原因很多,有感情、有用、挺漂亮的等,先不管原因,看别人怎麽做。许多人能快速断舍离,几乎都是因为搬家、出国等重大事件,有个外力逼迫你马上断舍离。

但多数人一生要搬家的次数可能不多,但我们可以用搬家的心情整理。

睁开眼,环顾四周,想像你要搬了家,准备了纸箱、气泡纸,哪些东西你会慎重打包放进箱子,哪些你不会带走。而搬家时你不会带走的东西,就代表现阶段其实可有可无,甚至没有也无所谓,就此与这些杂物告别。

搬家时,我们通常也会分区域打包,从客厅、卧室、浴室、抽屉,乃至最上方的橱柜,一步步将旧家拆解。你也可以用此眼光看看家中每个区域,把搬家时不会带走的东西整理出来,卖掉、捐掉或丢掉,家里马上就会清爽许多。

甚至数位环境也可以用搬家的心情整理。

我的笔记型电脑萤幕从一条黑线,勉强能使用,到一块黑条,逼迫我必须换新。但一想到,要把所有的资料、熟悉的设定转到新电脑就烦心。朋友说去实体店面遇到热心的店员,愿意帮忙这件繁琐的事,我立刻背了旧电脑前往,但不知是否因为当天客人稍多,虽然我不到五分钟就决定下单,但对我就没有这般热情服务,我收手没买电脑回家。

後来在双十一特价,就在网路上买了新笔电。心想,赚到的差额就算自己转资料的工钱,但我最後得到的结果却更好。

因为每天工作还是要用电脑,於是先把一定要用的熟悉的输入法、正在处理的稿件、演讲PPT、作者照先转移过来,以及书签、我的最爱、常用社群媒体等,其他的之後再说。

於是发现,其他的资料、照片、保留的旧稿好像也没那麽需要,就一直躺在旧电脑里。新电脑的桌面乾净得非常舒心,一举断舍离了不需要的数位资料。

《丢掉五十样东西,找回一百分的人生》作者布兰克(Gail Blanke)说,只要丢掉五十样东西,就会启动某种奇妙的动能,把丢东西变成一种习惯,然後,真正的好事会发生,就是你能掌控自己的人生,生活再也无法摆布你。

以下五十件东西,是我认为不涉情感,不用泪眼婆娑,马上可以丢的,就从厨房开始。

厨房

1.免洗碗筷:不环保、不利健康又不美观,丢。

2.不成对的筷子:这只需要丢,不需要挣扎。

3.有缺角的碗盘:站在卫生的角度,这也不需要挣扎。

4.赠品的碗盘:喜欢、有用的留下,不喜欢的好碍眼。

5.赠品的水壶:我知道你家也有。

6.赠品的刀具:厨房里总有自己用惯又好用的刀具,那个看来精美却不俐落的刀子,就说再见吧!

7.过期的健康食品:本来就该丢。

8.过期的酱料:曾经看过一则报导,从冰箱找到酱油的结晶,已经结成钻石,希望不是你家。

9.有刮痕的不沾锅:涂料中有含氟化物,是致癌物质,刮伤有溶出疑虑,要不迟疑地买新锅。

10.锅内已经出现七彩光的不锈钢锅:资深护理师谭敦慈说,如果锅内已经出现七彩光,表示可能已经变质受损。

卧室、衣橱

1.去年同季没穿过的衣服:没有在用的皮带、太阳眼镜、帽子都算此类。

2.为了凑运费没那麽喜欢的衣服:相信你也很少穿,只是占空间而已。

3.沾到污垢的衣服:不想要出门被人指这里是什麽吧?

4.穿不下的衣服:幻想有一天瘦下来可以穿,但瘦下来请去买新衣服庆祝,不要再穿旧衣服了。

5.穿上看起来有小腹的衣服:真的不需要穿上又担心别人会让座。

6.发黑的首饰:有空时买银饰清洁液来擦拭,上次有这个念头是多少年前?

7.备用钮扣:总是担心万一扣子掉了怎麽办,後来备用钮扣愈来愈多,却发现扣子没有那麽容易掉。

8.起毛球的衣服:领口变松的T恤都算此类。以前起毛球、领口变松的T恤都变成家居服,有一天,家居服竟然比外出服还多。

9.旅游时买的当地衣服:在当地穿或许很有风情,但回到台湾穿,除非你的气质像潘越云或齐豫,还是算了。

10.旅游时买的手环、包包:我很多,搬家时发现有些包包都发霉了,我想你也是。

客厅、浴室

1.说明书:开始使用新的家电,我们通常会留下说明书,万一故障出问题时可以翻翻,但这些家电已经使用五、六年了,也过了保固期,说明书可以丢了。

2.脏的拖鞋:以为自己会洗,其实不会。

3.梳子:莫名其妙地有好几把梳子,但我只有一颗头。

只有经历过、痛过、走过弯路,才能明白对与错!3个「後悔没有早知道」人生建议

我们每个人都会在事过境迁和时过境迁後才有「早知道」的感慨,才会觉得,很多事情仿佛在某一瞬间突然明白过来,但时光已然回不去。谁又能在当下突然想明白也许很多年後才会想清楚的事情?

例如,早知道的话,就在做外贸之初好好学习毅冰的书和课程,快速入门,早学早受益,少走弯路,节约大量摸索的时间。结果,没有早知道,少赚了数百万。

再如,早知道的话,就在很多年前果断买房,不观望,不听信亲戚朋友的胡乱建议。结果,没有早知道,又少赚了数百万。

又如,早知道的话,就不该回老家,在老家的工作环境和氛围下根本找不到机会破局,找不到自己发展的一席之地。结果,没有早知道。如今哪怕知道了,还是左右为难,不知道接下来应该怎麽办。

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那麽多的「早知道」,没有试错的经历,又怎会知道对错,怎会有更好的选择?人生没有那麽多「如果」,没有办法重来,假设性的事情是不存在的。我们只有经历过、尝试过、伤过、痛过、走过弯路,才能明白对与错。但这个时候或许已经错过太多,或许已变得遍体鳞伤,这就是成长。

「功名梦断,却泛扁舟吴楚。漫悲歌,伤怀吊古。烟波无际,望秦关何处?叹流年,又成虚度。」

关於「後悔没有早知道」,如果只能给三个建议,以我经历的事情,我会给出以下三个建议。

第一,不要过分迷信努力的重要性

方向比努力重要,选择比努力重要,思维比努力重要,学习比努力重要,有很多东西都比大家认知中的「努力」重要百千倍。只是在整个过程中,努力也一定是如影随形,不能缺少的。

大家千万不要认为自己不够成功,没有达到预期,是因为努力不够。很多时候大家是不同赛道的竞争,起点不同是没有可比性的。就像再好的赛车也无法跟飞机拚速度,再好的飞机也无法跟火箭拚速度。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核心价值,比较是没有意义的。

我们常常会被自身的眼界所限制,被身边人的行为方式所影响,会因为不同的环境而形成不同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,会觉得真实的世界就应该是我们理解和认识的样子。

好比入行之初,很多人跟我这麽讲:「做外贸,底薪收入不重要,都是靠分红;做外贸,公司大小不重要,都是靠自己;做外贸,平台好坏不重要,都是靠能力……」换作今天,我或许会一个耳光回敬过去,告诉他们:「自己不明白,就别在这里误人子弟!」

玩笑归玩笑,我只是想说,努力不是万能的,必须不断自我增值,优化工作流程,反覆运算思维方式,一次次撕裂自己,重新构建技能树,而不是努力却重复着机械的工作,维持僵化的思维方式而不加改进。

总之一句话,不要做行动勤奋但思维懒惰的人。

我前段时间写过一篇文章,大致意思是说,不要认为把大量时间耗在一件事上,足够努力,就能产生相应的价值。付出和所得是两回事,并没有绝对的正相关性。

譬如,你母亲做了几十年的饭,一定能打败年轻的米其林厨师吗?不一定。你睡了几十年,经验丰富,会变成睡觉大师吗?不会。

别人是做了详细幕後工作後的精准开发,而你是复制贴上後不断群发,制造垃圾邮件,这种情况下,哪怕你再努力,花再多时间,结果都不会逆转。

努力只能让你过得下去,但无法保证你过得很好,无法保证你成功。成功需要在努力的过程中,不断优化技能,不断更新思维。

第二,学习是终身的事情

很多人在大学毕业後进入工作岗位,工作多年都没看过几本书。有人会说,工作很忙,下班後很辛苦,需要做家务,还要照顾孩子,哪有时间学习?而且学习也不是立竿见影的事情,是没有办法立刻改变现状,增加收入,及时给自己变现的。

这种想法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有几分道理的,但是过於功利了。

透过一本书,我们能接触到作者的想法和经验,观点和特质。一杯咖啡的钱,也许就能获取别人一辈子钻研和琢磨出来的好东西。

我们会发现,许多知名人士都有大量阅读的习惯,每天再忙都会翻几页书,一有空闲就要阅读。别人身居高位,日理万机,难道不比我们忙?我们凭什麽说自己没有时间?这都是给自己的思维懒惰找藉口。

三人行,必有我师。我们要学的不仅仅是跟工作有关的内容,更多的是为人处事的方式,解决问题的能力,谈吐和气质。除此之外,还要学习如何终身学习。

前段时间偶尔得知,我年龄最小的学员当时正读初三。这个发现让我很惊讶,初三的孩子学什麽外贸方面的内容,看似太早了,也没必要。

了解了情况後获悉,他只是偶然在网上发现了我写过的一些文章,透过索了论坛看到我的一些帖子,然後搜我的相关资讯,发现我曾出版过几本书,还在做米课线上课程,就索性一股脑儿都买了。

一个初三学生怎麽会有兴趣了解外贸方面的内容?明明还有很长的时间才会步入社会,为何现在就开始学?很多工作许多年的外贸人或许还在犹豫,可这个初中生已经会核算成本,还得意地算给我听。

如果投入一万七千元不到,系统化地学习书和课程,学到一些观点和想法,可以让自己成熟一些、见识增长一些,就是划算的。这笔钱相当於一次旅行的费用,但是可以节约大量的学习时间。

如果买砸了,就算自己投资失败,这个损失也不大。因为如果在网上看各种资料,还需要去甄别内容,学错或者白学,时间成本更大,带来的损失更高。一分析就决定入手了。

这种抽丝剥茧的思维方式真的是惊到我了。大多数工作多年的人,还不如这位初三小朋友考虑问题有逻辑。

由此可见,任何的藉口都是徒劳的。穷不是藉口,穷才需要学习,否则如何进步?

我工作的时候也很穷,没有钱上各种课,但是起码书还是买得起的,於是我开始自学。我的德语和法语都是自学的,尽管水准不怎麽样,但是基本的沟通和发邮件没什麽太大问题。

如果不学习、不进步,就难以跟别人竞争,工作机会就会减少,就可能形成恶性循环。你花大把时间努力,或许方法远不如别人,也缺乏专业化的引导,结果一天的产出还不如别人一小时多。

市场经济遵循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。你的价值决定了你的未来,也决定了你的收入。如果你不学习,空长了年龄,空长了肥肉,以後一代一代的年轻人都会成为你的老板、你的主管。哪怕你不失业,也只能为了一份底薪而拚命工作,不敢要求加薪,不敢请假,不能抱怨,什麽事都要自己扛着,也没有多余的时间照顾家庭。

第三,大城市必然拥有更多机会

关於这一点,一定会有很多人反驳我。但是,曾经沧海难为水,有足够的经历才有资格谈自己过往的体验和切身感受。否则仅凭想像,加上道听途说的内容,又能有几分说服力呢?

说实话,我从来没见过身边任何一个朋友,在大城市怎麽都混不出来,回小城市就一飞冲天,创业成功了。我身边没有一个这样的案例。当然,靠家里的不算。

我有个学员,在深圳工作了两年多,觉得很辛苦,压力很大,看不到希望,於是在家人的怂恿和一再要求下,回到了河北老家工作。她当时想的是,收入低一点没关系,起码工作稳定、生活简单,离父母也近,方便照顾。

可回去後她发现,她根本融不进家乡的生活,她的思维方式和工作经验与家乡的慢节奏格格不入。深圳高速发展的氛围,在老家完全感受不到,这里工作机会也少得可怜,连像样的外贸工作都找不到,不是她用心或者努力就能改变现状的。

哪怕自己想创业,弄个小贸易公司,老家这边的供应链也不具备条件。仅有的一些可以做出口产品的工厂,思维意识也落後了十几年。差距太明显,她觉得难以沟通,更别提合作了。…

丈夫不愿待在家,是家里东西太多、太杂!3步骤断舍离:渴望和老公更多共处时间

虽然过去因频繁搬家,有过各种丢与捡的经验,但当时的整理都是因为居住空间太小而进行的调整。

婚後和老公搬入新家,随着生活的距离一下子变得无比紧密,我发现老公待在家里的时间并不长。一开始还以为是习惯的差异和相处上的摩擦,或者他仍忙着工作,无法早些时间回家;但更深入认识彼此生活节奏步调後才知道,原来丈夫不愿意待在家的理由,其实是因为「家里的东西太多、太杂」了。对他来说,这不是一个舒服的环境。

於是,渴望能够和老公拥有更多在家共处的时间,我重新检视自己和丈夫看待「过多」与「杂乱」这两种形容的概念、差别。由此着手,瞬间找到一个平衡点,开始了这趟整理之旅。

按照自己旧有的生活习惯活着时,那些虽然已经分门别类、但数量依然繁多的物品,在我看来就只是适当与足够的象徵而已。然而,终於在一一送给合适的人、回收和丢弃的情况下,有对照组相片的呈现,我才发现家里最初的模样,的确没有调整观点後来得宽敞、乾净。

看着拥有的物品貌似多到能占满房子各处空间,偶尔,我会迷失在旧情人写的情书里而沾沾自喜;但住在一个满是东西的空间,有时会碰上今天心情可能比较安静,却被随处五光十色、色彩缤纷的物件刺激情绪;或一时之间迷失在各项配件里,明明东西很多,却怎麽样也找不到最适合的感觉搭配。

而每一本书的存在, 都像是「我有在学习」、「我有在精进」、「我有在进步」的证明,望着高高叠起的书籍,彷佛把脑袋里的知识和成长具象化,但本来想要开始专心工作的心情,却在抬起头看见床头积放的各种书本时,忍不住动手翻阅起来。

最重要、最基本的当前及此刻,消散在这些念旧或自豪的自言自语中,像个退休老兵不断呢喃怀念着当年的英勇事蹟般。

这一刻我才发现原来整理的不只是看得见的空间, 还有我和丈夫各自的成长背景。

我对事物的概念与想法, 正是来自原生家庭的环境及成长历程,丈夫亦然。

所以, 我们对事情想法的差异, 并不是不愿意理解对方, 只是既有认知上的不同罢了。在这趟旅程中,我的重点地标主要分成三点:代表知识的书本,代表性格与生活状态的服装,以及代表生命历程的照片。

第一个地标:书本。

我一直对看书和拥有书这件事有着高度着迷, 彷佛书本的数量和知识的累积紧密相关。对於一个孜孜不倦、渴望拚命成长的人来说,书所带来的不只是观点、资讯和故事,还是一种看得见的数字累积。

最初进行书本整理时, 内心非常挣扎, 彷佛每丢一本书, 自己就变笨了一点;每送一本书,脑袋里的知识就少了一些。比起脑袋里看不见的素养,藏书就像是这些素养存在的证据,况且,一本又一本的书,都是经年累月挑选下来的好东西,把它们留在家里真的会占用很多空间吗?我不断反覆询问自己。

但所谓改变这件事, 正是一种挑战自己既有框架的生活方式。在内心无数次尖叫,我终於在一个彻夜未眠的清晨,咬着牙开始动手。

考虑到有些书读完後, 部分内容是想要保存下来、重复阅读, 我首先练习的是「拆书」。

所谓拆书, 就是阅读完一本书後, 将书上的重点剪贴下来, 黏进空白的素描本。如此一来,既能够腾出更多空间,也能记录最受益的字句,供日後翻阅。

起初做这件事情时, 只是单纯觉得如果把重点放在一起, 未来就会更方便阅读。後来发现,这件事情需要花费的功夫和时间成本,其实并没有比较容易。於是,我改变策略,把重点字句抄写下来,再将书转送给其他需要的人,也让书的价值得以继续流传。

现在架子上仅有的, 便是在这种整理模式的持续下, 留存现在需要阅读的书籍;其余的不是进了笔记本和脑袋,就是送出了。

有时候, 书柜可以代表一个人的涵养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