丈夫不愿待在家,是家里东西太多、太杂!3步骤断舍离:渴望和老公更多共处时间

虽然过去因频繁搬家,有过各种丢与捡的经验,但当时的整理都是因为居住空间太小而进行的调整。

婚後和老公搬入新家,随着生活的距离一下子变得无比紧密,我发现老公待在家里的时间并不长。一开始还以为是习惯的差异和相处上的摩擦,或者他仍忙着工作,无法早些时间回家;但更深入认识彼此生活节奏步调後才知道,原来丈夫不愿意待在家的理由,其实是因为「家里的东西太多、太杂」了。对他来说,这不是一个舒服的环境。

於是,渴望能够和老公拥有更多在家共处的时间,我重新检视自己和丈夫看待「过多」与「杂乱」这两种形容的概念、差别。由此着手,瞬间找到一个平衡点,开始了这趟整理之旅。

按照自己旧有的生活习惯活着时,那些虽然已经分门别类、但数量依然繁多的物品,在我看来就只是适当与足够的象徵而已。然而,终於在一一送给合适的人、回收和丢弃的情况下,有对照组相片的呈现,我才发现家里最初的模样,的确没有调整观点後来得宽敞、乾净。

看着拥有的物品貌似多到能占满房子各处空间,偶尔,我会迷失在旧情人写的情书里而沾沾自喜;但住在一个满是东西的空间,有时会碰上今天心情可能比较安静,却被随处五光十色、色彩缤纷的物件刺激情绪;或一时之间迷失在各项配件里,明明东西很多,却怎麽样也找不到最适合的感觉搭配。

而每一本书的存在, 都像是「我有在学习」、「我有在精进」、「我有在进步」的证明,望着高高叠起的书籍,彷佛把脑袋里的知识和成长具象化,但本来想要开始专心工作的心情,却在抬起头看见床头积放的各种书本时,忍不住动手翻阅起来。

最重要、最基本的当前及此刻,消散在这些念旧或自豪的自言自语中,像个退休老兵不断呢喃怀念着当年的英勇事蹟般。

这一刻我才发现原来整理的不只是看得见的空间, 还有我和丈夫各自的成长背景。

我对事物的概念与想法, 正是来自原生家庭的环境及成长历程,丈夫亦然。

所以, 我们对事情想法的差异, 并不是不愿意理解对方, 只是既有认知上的不同罢了。在这趟旅程中,我的重点地标主要分成三点:代表知识的书本,代表性格与生活状态的服装,以及代表生命历程的照片。

第一个地标:书本。

我一直对看书和拥有书这件事有着高度着迷, 彷佛书本的数量和知识的累积紧密相关。对於一个孜孜不倦、渴望拚命成长的人来说,书所带来的不只是观点、资讯和故事,还是一种看得见的数字累积。

最初进行书本整理时, 内心非常挣扎, 彷佛每丢一本书, 自己就变笨了一点;每送一本书,脑袋里的知识就少了一些。比起脑袋里看不见的素养,藏书就像是这些素养存在的证据,况且,一本又一本的书,都是经年累月挑选下来的好东西,把它们留在家里真的会占用很多空间吗?我不断反覆询问自己。

但所谓改变这件事, 正是一种挑战自己既有框架的生活方式。在内心无数次尖叫,我终於在一个彻夜未眠的清晨,咬着牙开始动手。

考虑到有些书读完後, 部分内容是想要保存下来、重复阅读, 我首先练习的是「拆书」。

所谓拆书, 就是阅读完一本书後, 将书上的重点剪贴下来, 黏进空白的素描本。如此一来,既能够腾出更多空间,也能记录最受益的字句,供日後翻阅。

起初做这件事情时, 只是单纯觉得如果把重点放在一起, 未来就会更方便阅读。後来发现,这件事情需要花费的功夫和时间成本,其实并没有比较容易。於是,我改变策略,把重点字句抄写下来,再将书转送给其他需要的人,也让书的价值得以继续流传。

现在架子上仅有的, 便是在这种整理模式的持续下, 留存现在需要阅读的书籍;其余的不是进了笔记本和脑袋,就是送出了。

有时候, 书柜可以代表一个人的涵养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