丈夫不愿待在家,是家里东西太多、太杂!3步骤断舍离:渴望和老公更多共处时间

虽然过去因频繁搬家,有过各种丢与捡的经验,但当时的整理都是因为居住空间太小而进行的调整。

婚後和老公搬入新家,随着生活的距离一下子变得无比紧密,我发现老公待在家里的时间并不长。一开始还以为是习惯的差异和相处上的摩擦,或者他仍忙着工作,无法早些时间回家;但更深入认识彼此生活节奏步调後才知道,原来丈夫不愿意待在家的理由,其实是因为「家里的东西太多、太杂」了。对他来说,这不是一个舒服的环境。

於是,渴望能够和老公拥有更多在家共处的时间,我重新检视自己和丈夫看待「过多」与「杂乱」这两种形容的概念、差别。由此着手,瞬间找到一个平衡点,开始了这趟整理之旅。

按照自己旧有的生活习惯活着时,那些虽然已经分门别类、但数量依然繁多的物品,在我看来就只是适当与足够的象徵而已。然而,终於在一一送给合适的人、回收和丢弃的情况下,有对照组相片的呈现,我才发现家里最初的模样,的确没有调整观点後来得宽敞、乾净。

看着拥有的物品貌似多到能占满房子各处空间,偶尔,我会迷失在旧情人写的情书里而沾沾自喜;但住在一个满是东西的空间,有时会碰上今天心情可能比较安静,却被随处五光十色、色彩缤纷的物件刺激情绪;或一时之间迷失在各项配件里,明明东西很多,却怎麽样也找不到最适合的感觉搭配。

而每一本书的存在, 都像是「我有在学习」、「我有在精进」、「我有在进步」的证明,望着高高叠起的书籍,彷佛把脑袋里的知识和成长具象化,但本来想要开始专心工作的心情,却在抬起头看见床头积放的各种书本时,忍不住动手翻阅起来。

最重要、最基本的当前及此刻,消散在这些念旧或自豪的自言自语中,像个退休老兵不断呢喃怀念着当年的英勇事蹟般。

这一刻我才发现原来整理的不只是看得见的空间, 还有我和丈夫各自的成长背景。

我对事物的概念与想法, 正是来自原生家庭的环境及成长历程,丈夫亦然。

所以, 我们对事情想法的差异, 并不是不愿意理解对方, 只是既有认知上的不同罢了。在这趟旅程中,我的重点地标主要分成三点:代表知识的书本,代表性格与生活状态的服装,以及代表生命历程的照片。

第一个地标:书本。

我一直对看书和拥有书这件事有着高度着迷, 彷佛书本的数量和知识的累积紧密相关。对於一个孜孜不倦、渴望拚命成长的人来说,书所带来的不只是观点、资讯和故事,还是一种看得见的数字累积。

最初进行书本整理时, 内心非常挣扎, 彷佛每丢一本书, 自己就变笨了一点;每送一本书,脑袋里的知识就少了一些。比起脑袋里看不见的素养,藏书就像是这些素养存在的证据,况且,一本又一本的书,都是经年累月挑选下来的好东西,把它们留在家里真的会占用很多空间吗?我不断反覆询问自己。

但所谓改变这件事, 正是一种挑战自己既有框架的生活方式。在内心无数次尖叫,我终於在一个彻夜未眠的清晨,咬着牙开始动手。

考虑到有些书读完後, 部分内容是想要保存下来、重复阅读, 我首先练习的是「拆书」。

所谓拆书, 就是阅读完一本书後, 将书上的重点剪贴下来, 黏进空白的素描本。如此一来,既能够腾出更多空间,也能记录最受益的字句,供日後翻阅。

起初做这件事情时, 只是单纯觉得如果把重点放在一起, 未来就会更方便阅读。後来发现,这件事情需要花费的功夫和时间成本,其实并没有比较容易。於是,我改变策略,把重点字句抄写下来,再将书转送给其他需要的人,也让书的价值得以继续流传。

现在架子上仅有的, 便是在这种整理模式的持续下, 留存现在需要阅读的书籍;其余的不是进了笔记本和脑袋,就是送出了。

有时候, 书柜可以代表一个人的涵养; 但有时候, 书柜代表的其实只是一个人的虚荣心罢了。

第二个地标:服装。

年轻时, 我的穿衣风格总是以黑色为主。遇见一个做发饰的大姊後,身上的颜色愈来愈多元,短时间变得五彩缤纷、斑斓如鳞。

随着工作需求而发展, 慢慢转为单一色系, 全紫、全橘或全绿,从头发到鞋子,一律都是相同色调,再以色阶做对比呈显。直到某一刻开始,期许自己能够成为一个更为温柔、包容的人,便努力在穿着风格中参杂亚麻、蕾丝或森林等元素。

许多人会以衣着已有的设计或风格设定自己, 我在这一方面刚好相反。一面检视过往购物的方式,一面注意到自己其实并不是大家口中特立独行、标新立异的人。

事实上, 比起无所拘束的自由发挥, 我更喜欢在某种活泼的框架中,重新将自己喜欢的事物融合、改造。我没有想要完全打破框架能够提供的方向感及安全感,精确来说,我渴望的是在已经丰富的框架内,使用手中的资源,变幻出新的可能性。

几年积累下来,尝试过各种不同模样,领悟到自己的基本需求大致有:一件到底、口袋和帽子等必要元素,同时,结合美感上的喜好与希望呈现在公众面前的形象,最後走向了「客制化」这条道路。

根据这条原则,那些不是最符合自己喜好和需求的衣服,就被我转送或回收掉了。即使有再多衣服,我们真正会穿的其实不过就是那几件。

即便有再多选项,我们正在过的生活也就是眼前所选。

当我把此刻已经不完全适合的衣服转送出去,看着接收者们的微笑,并且知道这些衣服能够对他们的人生带来影响时,我也看见了取舍不只为自己带来更明确的方向,也为那些需要鼓励的人带来实际的推动与祝福。

我们的服装和生活有着密切关系, 看着衣柜里所呈现出来的生活面貌,我只想大声地说:「现在的生活,很好。」

第三个地标:照片。

我们一生中都拍过或被拍过无数张照片。有些是其他人眼中的自己,有些是自己看见的风景与故事。从开始打工至今,我保存各个时期的照片:曾经的旧情人、参加过的活动、日常生活的随拍、具有纪念意义的节日或其他人捕捉到的我。

然而, 在这数千数万张照片里, 到底有哪些是我老的时候还会想拿出来和人分享的? 存留这麽多照片, 不就是为了保有当时的回忆吗?我真的会在未来的日子里,把所有照片都一一看过吗?如果不会,那留着它们是为了什麽?

整理的时候,最令我感到犹豫的莫过於那些来自其他人分享的我,或同时期好几张自己看了也很欣赏的我。前者是他人的肯定,後者则是自己的自信。

一张接着一张, 从年代到事件, 仔细筛检出那些对自己来说最重要的照片,并冲洗出来,其余的则连同电子档一并删除,不留一丝电子垃圾。连自己都不会想看的照片,怎麽可能还会想向其他人分享;而那些没有机会深入仔细回顾的人生, 也都在眼下一张张的翻阅里,被再一次搅动、回忆、反省,然後放下。

在密集赠送与丢弃的过程中实践断舍离,让我逐渐明白整理术根本的核心,其实是一种对自己和关系的重新辨认及确定。

辅导会谈中,我也运用此方法,带领青年决定要舍去或留下的物品,除了考量物品本身的价格与实用性,同时在面对自己与这件物品或赠送者之间的关系。

我是谁?我要什麽?我将往哪里走?物质地标背後的问题,才是我真正想要整理的东西。

点我加入幸福熟龄FB粉专,健康快乐每一天

(本文摘自《我没有家,但能给孩子一个家》,时报出版,赖雷娜,孙羽柔着)

技术博客小蓝

0 0 投票数
Article Rating
订阅评论
提醒
guest
0 Comments
内联反馈
查看所有评论
0
希望看到您的想法,请您发表评论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