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amsung 发表三款 Odyssey OLED 新一代游戏屏幕

Samsung 在 CES 2024 举行前,先发表三款 Odyssey OLED 系列游戏屏幕,分别是顶级超阔曲面 G9 (G95SD)、品牌旗下首款 32 寸纯平面 4K 游戏屏幕 G8 (G80SD) 和 27 寸超高刷新率 2K 电竞屏幕 G6 (G60SD)。

顶级的 Odyssey OLED G9 (G95SD) 继承去年上一代的 49 寸 32:9 超阔曲面屏幕设计,提供 DQHD (5,120 x 1,440) 高解像度,足让将两个 2K 画面并排展示,刷新率仍然是 …

瞄准生成式 AI 软体商机,英特尔成立新 AI 公司「Articul8 AI」

英特尔积极布局 AI 版图,於 3 日宣布将成立服务企业的新 AI 公司「Articul8 AI」,由英特尔资料中心和 AI 部门副总裁兼总经理 Arun Subramaniyan 担任执行长。

英特尔表示,在数位资产管理公司 DigitalBridge Group 和其他投资者的支援下,将成立 AI 软体相关公司「Articul8 AI」(发音为 Articulate AI)。新公司不会公开交易,将是英特尔最初与波士顿谘询公司(BCG)合作开发企业 AI 技术的成果。

英特尔高层没透露这笔交易价值,也没透露英特尔是否会保留新公司股权,仅称将拥有独立的董事会。

英特尔利用自家超级电脑,结合开源技术和内部开发的技术,开发出一套能读取文本和图像的生成式 AI 系统。随後英特尔修改这套系统,并导入波士顿谘询公司的资料中心运行,以解决其在隐私和安全的担忧。

Subramaniyan 告诉路透社,许多潜在客户担心,如果他们许多员工开始使用这套系统,成本会失控。他也表示,英特尔和合作夥伴一直努力解决生成式 AI 目前存在的最大缺口,即「建立概念验证很容易,但以安全和成本可持续的方式投入生产很困难」。

除了 DigitalBridge,Articul8 其他投资者还包括 Fin Capital、Mindset Ventures、Communitas Capital、GiantLeap Capital、GS …

石墨烯驱动多栖兼用 Corsair Virtuoso Pro

Corsair 推出新款 Virtuoso Pro 耳机,采用新一代石墨烯驱动单元,加上开放式耳罩设计及好评麦克风收音表现,面对多栖用途玩家,适合直播、游戏及音乐欣赏,音色相对平均,亦可配合耳扩便用有更佳效果。

耳机界新兴石墨烯驱动单元,有更佳细节及还原度,比上一代使用的钕磁铁更优异,Corsair 最新Virtuoso Pro正是应用 50mm 石墨烯驱动单元,并改用开放式耳罩设计,提供相对开扬具空间感的音场特性,不过度渲染高频及低频,长时使用不会有焗促感,亦可以约略听到外界声音保持互动。适合多栖用途如观看直播、玩游戏及内容创作。

Virtuoso Pro为传统有线设计,配合可拆式降噪麦克风(附风罩),其连接比较特别,耳机本体左右声道各设2极 3.5mm插孔,经丫式线连接4极 3.5mm耳麦线用於游戏主机或流动装置,或再加转换线分拆出传统耳机及麦克风给PC背板音效插孔,并有一条传统 3极双声道丫线用於纯聆听音乐。可另配XLR转换器接上高阶耳扩使用。其头带有加厚海绵垫,耳罩可旋转贴合耳郭,主罩为布质海绵相对透气,笔者认为海绵可再厚一些,让耳郭比较突出的用家会更舒适。

以主机板 SupremeFX ALC4082 codec 及 ESS ES9218 Quad DAC 连接耳机,试玩《现代战争3》、《Forza Horizon 5》及《阿凡达:潘朵拉边境》,在音效面板「终极」级放大设定下,细节及低频更佳,在《现代战争3》及《Forza Horizon 5》的枪炮及引擎表现尤其明显。而《阿凡达:潘朵拉边境》则可感受到森林包围感,鸟语及野兽方向,战斗使用枪炮亦有反映出金属声等细节。建议配搭USB耳扩及稍佳的主机板音效使用。

最新影片…

2023总回顾/ChatGPT、生成式AI、法规    AI如何在一年内打破所有规则? – 人工智慧 – TechNice科技岛-掌握科技与行销最新动态

编译/庄闵棻

2023 年人工智慧 (AI) 取得了非凡的进步,主导科技报导和讨论。在这个充满突破性技术飞跃和深刻伦理辩论的一年里,我们见证到AI对各种领域带来前所未有的影响。自ChatGPT推出以来,AI投资不断创新高,各家公司相继推出自己的AI产品,让采用生成式AI成为各产业里讨论的重点。不过,也因为如此,AI问题逐渐浮现。政府、企业不得不加快为AI订定法规的脚步。随着AI融入我们的生活,塑造我们的技术并深刻影响我们的文化和艺术,以下就让我们来回顾一下2023年AI的发展,看看AI是怎麽在短短一年内就颠覆全世界的。

2023 年人工智慧 (AI) 取得了非凡的进步,主导科技报导和讨论。(图/123RF)

ChatGPT

2023年11月30日,ChatGPT正式推出满一周年。该聊天机器人可以说是一切的开端,是掀起这股AI炫风的「罪魁祸首」。在发布後,ChatGPT 就以对基於文本的提示提供复杂且连贯的回应的能力震惊全球。

更多新闻:生成式 AI 炒作将在 2024 年消退? 四大AI趋势预测一次看

这一年来, AI新创公司OpenAI一直不断根据使用者回馈改进ChatGPT。并在今年推出各种值得注意的新功能,包括改进效能、对话历史记录管理和隐藏功能、提高准确率、开放外挂程式、上网,和赋予用户自己订制GPT的能力等。此外,该公司还为苹果和安卓装置推出专用的ChatGPT App,让手机用户可以更容易地使用聊天机器人。8 月,为了将机器人推向企业,OpenAI还为企业推出更高效、更安全的ChatGPT 企业版。

投资

ChatGPT也引发AI新创公司和投资的淘金热。由於每个人都想在下一次运算革命中占有一席之地,AI投资创下纪录。2022 年的最後几个月,就有数十亿美元涌入AI公司。而当微软承诺向 OpenAI 投资数十亿美元,并将 ChatGPT 整合到产品中时,这种狂热更是开始加速。2023年,亚马逊、Box、Google、Salesforce、甲骨文和其他科技巨头都纷纷宣布自己的AI计画和投资。

其他AI机器人

因此,为了与ChatGPT竞争,很多公司就在这一年中推出自家的聊天机器人,包括Google的Bard、微软的Bing、马斯克的Grok,以及百度的Ernie等,以及很多其他由小AI新创公司推出的机器人。这些机器人为大家提供了更多的选择,但值得注意的是,到目前为止,都还没有一家能真正解决AI的幻觉和犯错的问题。虽然AI可以处理复杂主题、生成文字、回答各种问题和与人对话,但它也常常会在时事、个人资讯和推理上出现缺陷和不准确。

监管出台

因此,2023 年AI监管问题被推向颠峰,让AI政策、监管和地缘政治之间的相互作用成为全球AI格局的重要特点。这不但为AI治理框架带来重大进展,也加剧领先国家(特别是美国和中国)之间的激烈竞争。

  • 欧盟

2023 年 12 月 …

【人物专访】实作派知识咏唱师——专访李怡志教授

分享至

【AI新浪潮:生成式变革】系列讲座
产业与职涯的发展:生成式AI如何协助我?2024.1/6(六)14:00

订阅 CASE YouTube 锁定直播 开启

政治大学新闻学系 李怡志 助理教授|来源:讲师提供

采访、撰文|汤 净

审定|李怡志 教授

点开李怡志的社群媒体,可以发现自从生成式图片问世,这里就是他练习的场域。下什麽指令、用什麽效果较拟真、用什麽软体生成哪种款式的图片最细致,李怡志都能讲得头头是道。网路世界中,李怡志耕耘超过25年,从没想过要成为名人,但用技术与理论成为「算图界」的中坚分子。

杂学派:用自学做有兴趣的事

在非营利组织、资讯图表、AI议题中总可以看到李怡志的身影。旁人可能会认为领域跨度广泛,但李怡志并不这麽觉得。这要归功於他吸收知识的方式。打从高中开始,传统的老师讲授就不再是李怡志吸收知识的管道,他绝大多数的知识都是经由自学。早年可以看到他在Coursera(线上免费课程平台)上课的身影,近期则透过Kindle(电子书阅读器)、纸本书籍获取想要的知识。也不仅仅局限在专业领域内的知识。

谈起最近阅读的书,李怡志显得有些苦恼。他习惯同时阅读复数书籍,像孔恩的《科学革命的结构》、谈论AI如何商业化、研究方法就是最近会出现在家中的书籍。

尽管社群媒体充斥生成式图片,网路之於他并非生活重心。重点是他能够藉由网路,迅速得到他所需要的知识。1990年,网际网路在欧洲刚被发明时,远在台湾的李怡志还是一位大一生。当时,他虽然辗转知道这个消息,但没有想要深入了解的冲动。直到在淡江大学读完大二後,李怡志选择到德国读书,这才开始与网路结缘。之所以到德国,李怡志并没有解释原因,但轻飘飘地说:「就是想去德国,不管用什麽方式。」就连在台湾念到大学二年级,也是因为当时德国的留学规定。

在使用网路後,李怡志频繁留下自己的足迹。若你随手在网路一搜,就会发现无论是大众化的Facebook、个人网站(还分了两个版本)、曾经红极一时的噗浪,李怡志都曾使用过。如同实验生成式图片的精神,某些平台李怡志已不再经营,但注脚仍在。出新功能就会试试看,有新平台就会尝试使用,与其说网路是他经营自己的地方,不如说,网路是他的游乐场。李怡志说:他只做自己有兴趣的事。

教学派:用技术与想法,协助学生做想做的事

从德国返台後,李怡志曾负责Yahoo奇摩内容策画,也曾任记者、讲师。在历经业界打磨後,他选择回到政大担任教职,为的是要从改变的「下游」走到「上游」。让更多学生提早学会职场应备、希望具备的技术与想法。

二十多年前,也是李怡志刚从德国回到台湾的头几年,他的网志有篇文章。讲的是年轻人很穷,却有体力;老年人吃穿不虞匮乏,却没有体力。是否能够栽培、资助更多年轻人自由学习、成长。

尽管时过境迁,但对应到李怡志从业界、讲师、到教职的选择,似乎不那麽令人意外。二十多年後的现在,李怡志在课堂上持续引入业界所需的技术。像先前资料图表需要Excel大量微调,现在也改变作法,指导学生使用生成式图片完成。在传授学生技术的同时,李怡志也期待他们在习得技能的同时,能善尽社会责任。做事时,能确保成本是否外部化,是否会对其他人造成影响。

解放派:挥别灵魂小画家,AI助复刻童年往事,重塑记忆与经验

谈到生成式图像,李怡志认为有趣的是:经过适当的训练,人们真的能够重现儿时记忆的场景。过往的童年回忆往往缺乏照片,但可以透过描述,慢慢逼近於记忆里的场景,跟自己一笔一笔描绘的不一定有差异。藉由这样的记忆再现,更能触发创造力。

李怡志举例,即便没有亲自到过深坑石碇,也能透过网路图片蒐集、自身或他人经验,「创造」似真似假的场景,生成的图像,也就是创造力的结晶。问到最近发现的新功能,Leonardo AI推出将寥寥数笔变成精致图样的介面,李怡志认为这相当具有颠覆性。因为在这个介面中,甚至可以做到「用简笔控制图样走向」。修改简图,图像生成随之改变。解放许多拥有想法,却无法画出同等精致度的「灵魂小画家」。

谈到教学实务,李怡志一丝不苟。在大型课程前会先花费一学期小规模测试,确定课纲可行。谈到产业趋势与结合,他多方采集,思考与3D模型、实体产出结合的可能性。无论在资料图像,抑或生成式图片,李怡志都将持续尝试。

✨同场加映:《【人物专访】定义问题、拆解问题,1+AI=∞?——专访吕欣泽教授》


AI新浪潮:生成式变革讲座第二讲《产业与职涯的发展:生成式AI如何协助我?》…

省下数千小时开发时间,红杉战队 Sutro 让「一句话做出 App」成真

只要一句话就能做出 App 并不是梦想。

但每个受欢迎的App,都要据使用者回馈、市场测试、功能最佳化慢慢修正。这些让App真正脱颖而出的工作,都要等到先做出App才能开始。

所以新创Sutro认为,简化App基础功能开发有价值,推出App研发平台,仅需一句话说明App发想点,就能产生基础雏形,为应用程式研发人员缩短数千小时前置作业。

Sutro概念也让投资人很买单,OpenAI高层、红杉资本都参与募资。

自动化应用程式研发过程,新创Sutro致力成为企业的应用程式开发人员助手

新创Sutro於2021年底由Tomas Halgas及Owen Campbell-Moore共同创立。这不是他们第一次共同创业,Twitter曾在2021年10月收购他们打造的群聊应用程式Sphere。

Sutro创业理念很单纯,有编译器开发及机器学习背景的Tomas Halgas,希望将App打造成与做网站一样简单。

▲ 共同创办人Tomas Halgas及Owen Campbell-Moore。(Source:Sutro,下同)

有多种产品研发经验的他们认为,尽管科技不断更新,开发App步骤却有很多进步空间。比起研究技术细节,研发人员应花更多时间使技术产品与市场有区隔,投入使用者回馈、市场测试、功能最佳化等。

「我们想成为研发人员的助力,而不是取代研发人员」,Sutro官方部落格写了这句话。Sutro导入人工智慧,自动化App基础研发时间,让有产品开发经验的人员,将时间花在进阶功能研发。

▲ Sutro想法很简单,团队希望人工智慧导入自动化应用程式基础研发时间,让有产品开发经验的人员,时间花在开发进阶功能。

Sutro融入生成式AI,推出「一句话做出应用程式」平台

Sutro平台导入GPT-4等大型语言模型,使用者只要简单一句话描述想要的App,平台便会自动建立iOS、Andriod及网页版三种应用程式。

▲ Sutro导入GPT-4等大型语言模型为基底专有编译器。使用者一句话描述想要的应用程式後,平台会自动建立iOS、Andriod及网页版三种应用程式。

大型语言模型导入是为了简化App开发前期基础功能步骤。Sutro期许自己不是另一个无程式码工具,因此使用者产生App时,Sutro也会提供使用者可自由变化应用程式外观、增加的後端系统。

Sutro的App研发平台,除了减轻有经验App研发人员的负担,「一句话做出App」功能,也吸引许多没有App开发经验的企业导入产品。

Sutro商业模式以平台软体订阅为主。企业需至官网加入候补名单,与团队成员接洽後,Sutro团队会针对专案规模及复杂性与企业签署客制化契约,开放App开发平台权限给企业,没有任何程式研发经验的新创团队,Sutro团队也会据合约内容给予App研发建议及指导。

尽管Sutro团队未提供现行契约细节,但Sutro团队对潜在客户保证,与雇用开发团队成本相比,订阅费用只占小部分。Sutro官网显示,团队成立至今连结超过715位创作者,并协助建立近950个应用程式。

Sutro团队有多间知名科技公司背景,期许为软体研发开创新解方

结合生成式AI及编译器打造App研发系统,并非一般团队可做到,恰好新创Sutro拥有一支精锐团队,成员来自X(前Twitter)、IBM、Uber、Google等科技大公司。

Sutro也收到知名科技企业及专业人士支持。3月宣布收到220万美元(约新台币6,900万元)资金,投资人有OpenAI产品及合作夥伴关系副总裁Peter Welinder、红杉资本(Sequoia Capital)等。Sutro期待透过建立适合所有人的App开发环境,为软体工程的未来开启新时代。

  • Sutro Promises App Creation Without Coding in

Tesla 获得 墨尔本庞大的 1.6 GWh Megapack 订单

Tesla 为一个新的巨型能源储存项目获得了一个庞大的 Megapack 订单,该项目可能成为全球最大的能源储存项目。这个项目是墨尔本可再生能源中心(Melbourne Renewable Energy Hub,MREH),位於墨尔本市郊。项目完工後,将由三个电池系统组成,总容量为 600 MW / 1.6 GWh。这将使它成为全球最大的电池系统之一。

这一消息是由 SEC(一家政府拥有的可再生能源公司)透露的,他们宣布对这个价值十亿美元的项目进行了 2.45 亿美元的投资:该中心将由三个电池组成,总容量为 600 兆瓦,并与可再生能源投资者 Equis Australia 合作开发。 Tesla 将提供电池, Samsung 将提供储能系统的其余组件。

项目已经开始施工,并计划在 2025 年底前完工。它将通过更好地利用该地区的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场来稳定电网。SEC 表示,这个电池系统将能够为墨尔本地区的 20 万个家庭提供电力。

自从南澳洲的「大 Tesla 电池」项目以来,该国真正拥抱了基於电池的能源储存系统。澳洲拥有几个世界上最大的电池项目,其中大部分由 Tesla 的 Megapack 提供动力。Megapack 已迅速成为大型能源储存项目的首选解决方案。

此文章发布於 …

国泰用 AWS 平台建 ML 、生成式 AI 改进客户服务体验

国泰航空选择 AWS 为策略云端服务供应商,并合作成立「国泰机械学习创新中心」,用云端技术和技能推动创新。现时已部署逾 50 个机械学习模型,帮助改善营运和客户服务体验。国泰甚至试用生成式 AI 处理客户服务讯息。

国泰数码及资讯科技董事方逸翔表示,国泰近年迁移传统工作负载至 AWS ,现时已完成逾 50% ,IT 基建成本减省 40%。之後会以云端能力按需求扩充系统承载能力,向旅客提供预订和旅行体验。此外,机械学习平台 SageMaker 在 2018 年发表不久便已引入使用,更成立了「国泰机械学习创新中心」,将推动业务采用更多 AI 改善体验。

方逸翔又指,IT 团队去年 5 月获 AWS 邀请到美国西雅图总部参与生成式 AI 的工作坊,其後联手开发几个方案,如将客户的评论自动分类,通过基础模型了解内容并区分成 100 个类别,以自动方式传送至相关部门跟进,甚至草拟初步回覆内容,快速回应客户。

另外,为改善货运浮动定价,用生成式 AI 收集市场资讯、网上和社交平台的讨论等,以便预测货运需求,建立收益管理模型,增加利润和提升客户忠诚度。 AWS 的生成式 AI 托管服务 Bedrock 可选用多个大型语言模型(LLM),方逸翔认为这些案例有采用标准模型,亦有用 LLM …

2023台湾全年EV销量可望达10万

全球车市随着晶片荒与疫情缓解,汽车销量回温。电动车与氢能车市场,也在各国净零碳排的目标下持续成长。其中电动车销量市场与车厂的排名,在2023年出现变化,Ford可能超车Honda,而比亚迪(BYD)可望排入前十名。而电动乘用车销量前三名的中国、美国与日本,虽然排名不变,但是随着日本的48V电动车销量表现亮眼,与美国市场差距逐渐缩小。而台湾2023年的电动车销量,则可望达10万辆。……

马斯克曝光 OpenAI 前员工匿名信,列举 Altman 多项罪状,宫斗大戏再反转?

OpenAI 的宫斗大戏还在继续。马斯克 22 日在 X 上转发了一封据称是 Open AI 前员工的匿名信,信中指控 Altman 和 Greg Brockman 在公司向盈利模式转变期间存在严重的欺骗和操纵行为,并呼吁董事会全面调查,保护揭露者身分,反对不道德做法。

有消息指出这封信是由董事会转发给马斯克的,然後被马斯克直接曝光,目前转发连结的内容已经被删除(不过有网友做了备份)。同时许多OpenAI员工对这封信表示谴责,并为Sam Altman辩护。

(Source:Elon Musk)

马斯克也是OpenAI的创始人之一,离开後与Sam Altman的冲突也逐渐曝光,马斯克曾公开痛批OpenAI变质。

日前OpenAI有710多人(占770名员工的九成)签署了一封公开信,要求董事会辞职,并恢复前CEO Sam Altman和前总裁Greg Brockman的职位。这封信的签署人还包括OpenAI首席科学家兼董事会成员Ilya Sutskever,他被指责从一开始就协调了针对Altman的董事会政变。

联名信和匿名信所展现出来截然相反的内容,让OpenAI内部的混乱更加扑朔迷离,也让剧情变得更加起伏。前两天美国睡眠监测应用Eight Sleep的CEO揭露了一个数据,表示旧金山地区睡眠不足的用户突然增加了27%。

这场全民围观的宫斗戏,仍在朝着不可预测的方向发展。这封匿名信的全文翻译如下:

致OpenAI董事会:

做为前OpenAI员工,我们今天写信是为了表达我们对公司近期事件的深切关切,特别是针对Sam Altman不当行为的指控。

我们是在公司经历重大变革和动荡期间离职的员工。监於您所见,当有人敢於挑战Sam Altman时会发生什麽,您或许能理解我们许多人出於对报复的恐惧而选择保持沉默。但现在我们不能再保持沉默。

我们认为董事会有责任对这些指控进行全面调查,并采取适当措施。因此,我们强烈建议您:

  • 扩大Emmett的调查范围,包括审查Sam Altman自2018年8月以来的行为,即OpenAI从非营利组织向盈利实体过渡的开始。
  • 公开呼吁在此期间辞职、休医疗假或被解雇的前OpenAI员工私下提供陈述。
  • 保护那些站出来的人的身分,确保他们不受报复或其他形式的伤害。

我们认为,许多OpenAI员工被迫离职,以促进公司转向获利模式的转变。这点从2018年1月至2020年7月公司员工流动率高达50%的情况中可见一斑。

我们在OpenAI工作期间,目睹了Sam …